甘南草原绿 黄河上游清
甘肃省厅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纪略
? ? ? ? “天下黄河九曲十八弯”的首曲——玛曲,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大自然在这里集高原湖滨湿地、沼泽湿地、高寒草原于一体,构成了多重复合性的别样生态景观?!案仕嗖菰?,八分在甘南;甘南草原美,八分在玛曲”是对这里最生动的概括。但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草场沙化、“黑土滩”频繁出现,致使甘南黄河上游水土流失现象日趋严重,给美丽的甘南草原带来了诸多不和谐的“疮疤”。近年来,甘肃省自然资源厅(以下简称甘肃厅)将生态?;ば薷醋魑涫祷坪恿饔蛏;ず透咧柿糠⒄拐铰缘摹爸髡蟮亍?,树牢上游意识、扛起上游责任、展现上游作为,通过实施甘南上游水源涵养补给重大生态?;ば薷聪钅浚攵运帘3?、草原沙化治理部署针对性的修复工程,使黄河甘南段恢复了往日的清澈。如今,甘南大草原绿荫如海,广袤无垠,草质鲜美,牧场连绵,世代居住的藏民放牧牛羊,甘南州成为一个自然景观与民族风情和谐与共的美好家园。
强化责任意识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
? ? ? ?甘肃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首倡之地、作为黄河流域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域,根据国务院《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涉及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祁连山冰川与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等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拥有尕海、黄河首曲等重要湿地,生态系统多样,生态地位重要。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黄河甘肃段保护和治理。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2019年9月18日在黄河流域生态?;ず透咧柿糠⒄棺富嵘希敖阶苁榧侵赋?,“上游要以三江源、祁连山、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等为重点,推进实施一批重大生态?;ば薷春徒ㄉ韫こ蹋嵘春芰Α?。为此,甘肃厅把黄河流域生态?;ば薷醋魑卮笳稳挝?,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围绕做好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沙治沙、林草植被建设、流域综合治理实施了系列生态?;ば薷垂こ?,推动黄河流域生态?;ず透咧柿糠⒄拐铰栽诟誓现萋涞厣?,全力推进黄河流域整体?;?、系统修复。
? ? ? ? 2019年10月,甘肃成立了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省黄河流域生态?;ず透咧柿糠⒄剐魍平斓夹∽?,设立水利、生态修复、污染防治、产业发展、文化旅游5个专责组,其中甘肃厅为生态修复专责组组长单位,专责组由14个省直部门和10个市州及兰州新区政府组成。生态修复专责组的建立,为协同推进黄河流域生态?;ぬ峁┝嘶票U?。
? ? ? ? 甘肃厅党组书记、厅长丁巨胜表示,甘肃受历史、气候等因素影响,甘肃水源涵养区域生态环境较为脆弱,草场沙化、退化、盐碱化现象相对严重,?;ぶ卫砣挝穹浅<杈蕖U攵哉庖幌肿?,甘肃以甘南黄河上游干流为重点,紧紧围绕草原、湿地、河流沿线生态修复、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集中连片实施矿山修复、森林草场湿地?;ぁ⑺亮魇Ш蜕郴菰卫淼纫慌钅?,以保护生态、涵养水源、创造更多生态产品为重点,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从根子上推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持续好转。
着眼长远发展加强生态修复治理思路研究
? ? ? ? 黄河流域生态?;ず透咧柿糠⒄拐铰允凳┮岳?,甘肃厅加强与中科院、兰州大学的合作,为黄河流域重点区域甘南、祁连山—河西走廊地区的生态修复提供专业指导,提升工程实施的科学性。专家组深入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开展调研,了解掌握草原沙化退化、林线后移、湿地萎缩、水土流失、矿山生态修复滞后等生态环境问题,为科学实施区域生态?;ば薷垂こ毯皇祷 ?/p>
? ? ? ? 在具体推动落实中,甘肃厅立足行使“两统一”职责,全力推进各项制度建设,为生态?;ず透咧柿糠⒄固峁┳匀蛔试幢U?,全面完成并公布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查清全省黄河流域国土空间“家底”;完成资源环境承载力及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初步划定生态?;ず煜?;形成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等初步成果,建立国土空间规划管控体系,提升国土空间治理能力。同时,报请省政府印发《甘肃省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总体工作方案》《甘肃省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推进自然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基础保障。此外,甘肃厅积极推进绿色矿山建设规范化,制定煤矿、金属矿、非金属矿、石油天然气、砂石粘土矿绿色矿山建设规范等5项地方标准,联合发改、生态环境、应急等部门共同印发《关于深入推进露天矿山综合整治工作的通知》,强化黄河流域露天矿山管控;制定《关于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指导意见》,探索建立社会资本参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多元化、市场化工作机制;制定《甘肃省山水林田湖草生态?;ば薷垂こ萄槭占际踔改稀罚盍缴剿痔锖荼;ば薷词缘阆钅垦槭仗峁┲С拧?/p>
? ? ? ?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黄河流域生态?;ず透咧柿糠⒄构婊僖?,成为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为统筹谋划黄河流域生态?;ば薷粗卫恚仕嗵欣贾荽笱П嘀啤陡仕嗍』坪恿饔蛏;ず托薷醋ㄏ钍凳┓桨浮罚ㄒ韵录虺啤斗桨浮罚┎⒂?021年12月28日正式印发?!斗桨浮方舳⒒坪恿饔蚋仕喽沃氐闵侍?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ず托薷矗智掷嗖渴鹂顾春芰μ嵘?、水土保持、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生物多样性?;さ壬薷粗卫砉こ獭!斗桨浮诽岢龅?030年,全省黄河流域森林覆盖率在现有基础上增长1个百分点,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70%,湿地?;ぢ蚀锏?0%,水土保持率达到64%,自然?;さ孛婊急炔坏陀?8%,历史遗留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率达到80%。
? ? ? ? 下一步,随着科学布局和组织实施一系列重大生态?;ず托薷垂こ?,创新生态?;ば薷吹亩嘣度牒图喙苣J揭约巴晟粕;げ钩セ?,在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参与的生态保护和修复长效机制下,甘肃省将形成黄河流域生态?;ず托薷葱赂窬?。
突出治理区域积极推进重点生态修复项目实施
? ? ? ? 古人云,善治国者,必重水利?;坪邮俏颐堑哪盖缀?,必须做好黄河流域的?;ぁ⒅卫?。为加强系统治理,甘肃厅积极指导多个地区编制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ず托薷垂こ淌凳┓桨浮?/p>
? ? ? ? 2017年,祁连山山水林田湖草生态?;ば薷聪钅渴凳┮岳矗菹喙赝臣剖菹允?,张掖林地规模由2016年的37.17万公顷增加至2019年的38.51万公顷,增长3.6%;草地规模稳定在19.97万公顷,草原覆盖度由2016年的46.79%增加至2019年的48.69%;近5年黑河莺落峡的流量稳定在20亿立方米以上,超过多年平均值。
? ? ? ? 2021年5月,经过竞争性评审,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ず托薷垂こ滔钅勘涣形业谝慌惶寤;ず托薷垂こ?。项目总投资50.05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奖补资金20亿元,共部署200个子工程。项目针对甘南黄河上游黄河流域、洮河流域和大夏河流域水源涵养特征和突出生态问题,通过开展“抑沙—护草—育林—治山—退田—养水”治理,实现甘南黄河上游草原、荒漠、河湖、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状况好转,水源质量得以改善,水源涵养功能显著提高,水资源供给稳定性明显增强,水源涵养区自然生态系统基本实现良性循环。
? ? ? ?值得一提的是,甘肃省成立了黄河流域生态?;ず透咧柿糠⒄剐魍平斓夹∽樯薷醋ㄔ鹱?。在甘肃厅的全力推进下,甘肃省2021年围绕黄河流域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沙治沙、林草植被建设、流域综合治理实施了系列生态?;ば薷垂こ?,种植、治理林草地319.58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95平方公里,实施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20个,预计复垦土地2383公顷。其中,作为黄河首曲所在的玛曲县,草原综合植被覆盖率由2011年的96%提高到2020年的98.31%,草群平均高度达到25.1厘米。
? ? ? ?玛曲县尼玛镇萨哈村牧民们表示,通过沙化草场的系统治理和?;ぃ莩⊥嘶?、沙化问题得到根本扭转,牧民们的生产生活和自然环境彻底改善了。
(作者单位:甘肃省自然资源厅)
? ? ? ? ? ? ? ? ? ? ? ? ? ? ? ? ? ?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协会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66号世纪科贸大厦B座2层 电话:010-62119819
京ICP备12052178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1900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从行业工作角度出发,所载信息部分来自相关媒体,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