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泻火论坛,良家论坛一品楼,51龙凤茶楼论坛,凤楼阁论坛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 协会动态

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二):提高站位 抢抓机遇 倾情打好生态地灾避险搬迁攻坚站

来源:甘肃省自然资源厅 发布时间 2022-06-21

编者按

? ? ? ?我省受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制约,自然灾害多发频发、干旱范围广、水土资源不匹配、植被少而不均、生态承载力低、修复能力弱、历史欠账多、问题积累多、现实矛盾多已成为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实施全省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是省委省政府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重大决策。省自然资源厅会同省直相关部门和各市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工作落实,努力把这一为民实事办实办好。为交流工作经验,我们将在甘肃省自然资源“两微一端”推出“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专题,系列报道各地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进展和做法成效,并同步推送省内外主流媒体。敬请关注。(厅办公室)

?

提高站位??抢抓机遇

倾情打好生态地灾避险搬迁攻坚战

陇南市人民政府

?

? ? ? ?陇南地质灾害多发、生态环境敏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是全省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的重点区域。为此,我市紧抓这一重大机遇,迅速动员部署,坚持高位谋划、高效推动,反复排查摸底,精准确定搬迁对象,科学制定五年规划、年度计划和实施方案,细化完善配套措施,有力有序推进落实。

? ? ? ?一是高位推动、扁平指挥。成立由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组建多部门联合作战的工作专班,实行市级领导和市直部门联系县区、县区领导和县直部门包抓乡镇责任制,形成了上下贯通、左右协调、包干负责、一抓到底的工作推进机制。

? ? ? ?二是迅速行动、科学规划。围绕“搬哪些人”的问题,集中开展了5轮面对面的摸底调查和核实认定,摸清了搬迁底数,摸透了群众意愿,科学制定了“一规划、两方案”,确定全市共搬迁40473户157034人,其中第一期五年搬迁24347户94427人,今年计划搬迁4155户16664人。围绕“怎么搬”的问题,认真研究政策,广泛听取意见,确定了“以进城入镇为主、农村安置为辅”的搬迁安置原则,全市计划进城入镇安置20036户77768人,占第一期总搬迁人数的82.3%,可提高陇南城镇化率近4个百分点。围绕“往哪里搬”的问题,及早启动了规划选址工作,按照“四避开、四靠近”的原则,筛选确定集中安置点75处,可安置15400户60876人,占第一期搬迁人数的64.5%,为项目顺利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与实施“四强”行动,推进乡村振兴有机衔接,整合项目资金,超前谋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等问题,确?!坝幸稻?、生活好”。

? ? ? ?三是示范带动、压茬推进。按照特事特办、好事快办的原则,坚持边摸底、边选址、边规划、边建设,在宕昌、礼县率先启动,两当、文县、康县、成县相继跟进。目前,已开工集中安置点8个,占地面积386亩,建设安置住房3193套、可安置12880人,还有武都、徽县、西和等8个较大规模安置点已完成供地等前期工作;坚持边实践、边研究、边整合、边规划,初步探索出了宕昌县哈达铺镇安置点与产业园区结合型、康县王坝镇安置点与工业园区和乡村旅游结合型、成县南坝片区安置点与棚户区改造结合型、武都汉王片区安置点与城市品质提升结合型等多种安置方式。成县在落实省级5万元贴息贷款的基础上,积极主动沟通对接省农发行,再为每户群众落实15万元、20年的政府贴息贷款,极大地调动了群众进城安置的积极性,在全市形成了良好示范带动效应。


证书查询 |留言板|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协会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66号世纪科贸大厦B座2层 电话:010-62119819

京ICP备12052178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1900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从行业工作角度出发,所载信息部分来自相关媒体,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