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自然资源系统强化梅雨期地灾防范
? ? ? ?今年入汛以来,特别是进入6~7月梅雨期后,江苏省自然资源厅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采取8项措施做好地质灾害防范,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截至7月15日,全省共发生地灾险情3起,未造成人员伤亡。
? ? ? ?一是制定地灾防御方案,下好“先手棋”。江苏厅根据《江苏省地质灾害防治应急预案》和地灾防治职责分工,进一步明确部门防灾职责、各级分工及应对流程,制定了《地质灾害防御响应工作方案》,深入理顺地灾防治责任体系。
? ? ? ?二是强化值班值守,拧紧责任链条。全面落实汛期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江苏厅地灾应急技术指导中心分派3支专业队伍到苏南、苏中、苏北值守,随时待命,全力协助地方政府做好地灾抢险救援工作。
? ? ? ?三是落实汛期信息报送要求,实现动态管理。江苏厅严格执行每日“零报告”制度,组织各级自然资源部门利用“江苏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系统”及时准确报送本地区发生的险(灾)情和后续处置情况,实现对险(灾)情的闭环管理。
? ? ? ?四是深入一线,督导检查地灾防御工作。入汛以来,江苏厅派出多个工作组,联合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灾防治驻地专家,分赴苏南、苏中、苏北开展汛期地灾检查,督导各地落实落细防灾措施。
? ? ? ?五是摸清风险底数,科学精准防范。根据《江苏省地质灾害风险普查实施方案》要求,江苏厅扎实推进省、市、县三级地灾风险普查工作,探索推行“隐患点﹢风险区”双控管理模式,全面提升地灾风险防范能力。
? ? ? ?六是建设功能型党支部,筑牢“红色堡垒”。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镇江创建了以地灾防治为专项的功能型党支部,由来自自然资源、应急管理、气象、社区等多个部门的党员组成,开展地灾隐患巡查和信息上报等工作。
? ? ? ?七是加强协调联动,凝聚工作合力。南京、无锡、苏州、南通、淮安等地加强与应急管理、气象部门的联动,切实做好地灾防治与气象风险预警、应急救援的衔接?;窗沧橹嗖棵帕嫌》ⅰ豆赜诮⒌刂试趾υぞ信谢频耐ㄖ罚魅吩谔ǚ?、强降雨等恶劣天气下,及时开展地灾预警研判,指导做好地灾防范。
? ? ? ?八是推行智慧“技防”,织密防治安全网。南京、徐州、常州、南通等地加强自动化监测,徐州在矿区采空塌陷隐患点新装地面塌陷自动监测设备4套,在邳州石膏矿采空区开展地面塌陷监测预警预报探索,全面提升地灾预警预报精度。常州依托地灾智能化监测项目,实现对地灾监测数据的自动采集、传输及预警,通过大数据监测开启“掌上防灾”新模式。 (王旭雁 范钦成)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协会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66号世纪科贸大厦B座2层 电话:010-62119819
京ICP备12052178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1900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从行业工作角度出发,所载信息部分来自相关媒体,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